摘要:江西省吉安县江南村作为“十二五”贫困村,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以“党建+”工作理念大力巩固脱贫成效,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示范引领作用,创新产业建设思路,多方筹集帮扶资金,大力发展井冈蜜柚“一领办三参与”产业,构建了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脱贫户增收、合作社增效、村集体收益增长的目标,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产业提升;党建引领;村级党组织
一、背景情况
江西省吉安县永阳镇江南村距县城约三十公里,辖松山、戴家、溪南、里陂、艾野、彭瓦、富雅等8个自然村。全村耕地面积1230亩,人口397户1520人,现有党员22名。江南村是“十二五”贫困村,由于人多地少、产业单一,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种植水稻和外出务工,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仅为4453元。全村现有建档立卡脱贫户72户284人。贫困发生率高达17.5%,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
近年来,江南村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以“党建+”工作理念大力巩固脱贫成效,围绕“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三大关键,以发展产业为抓手,以扶贫扶志为本,以创新机制为要,依托本地资源和政策,充分发挥支部核心引领作用和党员干部、致富能人的带头作用,探索出了村干部领办、党员主动参与、村民自愿参与、贫困户统筹参与的“一领办三参与”产业扶贫新模式。成立井冈蜜柚专业合作社,着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主要做法
(一)发挥村党支部示范引领作用,让干部群众产业热情高起来
一是支部领办示范。“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江南村牢固树立“党建+”理念,通过党支部带头领办合作社,起到“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帮助群众富”的示范引领作用,充分激发群众发展产业的热情。2012年,结合江南村特点,在多方面反复比较、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在村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江南村成立江南村井冈蜜柚专业合作社,在溪南、戴家建成第一期面积300亩的井冈蜜柚基地。2015年第一期蜜柚挂果,让第一批进入合作社的农户都尝到了甜头,以实打实的富民增收成效,点燃了村民发展井冈蜜柚的热情,进一步增强了村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江南村党支部连续5年被评为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是党员先行先试。“村看村、户看户、社员看干部”。江南村党员干部发挥“传帮带”作风,主动破解井冈蜜柚产业发展难题,当好产业富民的“扛旗人”。为做好井冈蜜柚栽种管理,江南村党员干部分批次组织种植能手到外地学习先进的栽培技术和管理经验,成立技术服务队,向每户种植户传授栽种技术,确保每户种植户都有1个技术明白人,实现技术队员与果农无缝对接,以良种良法提升村民信心。
三是民心广泛凝聚。为有效激发村民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实行多种形式入股方式,确保户户参与。在股份分配中,按照“上有封顶(20股)、下有托底(1股)”的原则,坚持贫困户优先入股基地,村“两委”干部最后认领股份,村民除资金入股外,还可用土地租金、投工投劳作价入股。目前,全村351户村民中有158户村民投资132.8万元,入股井冈蜜柚合作社。
四是贫困户统筹发展。统筹利用县政府给予每户贫困户5000元的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统一入股合作社获取稳定分红收益。充分利用好产业小额信贷政策,为每户贫困户提供不超过10万元的贷款支持,并予以全额贴息,有效解决了贫困户入股资金难的问题。脱贫户肖正辉夫妇都是残疾人,他通过产业贷款加入合作社,并在基地中学习蜜柚种植和栽培技术。现在,肖正辉已经是蜜柚基地的“土专家”,聘请他为蜜柚基地的技术人员,除了产业分红,还有劳务收入,靠着蜜柚产业,年收入已经超过5万元,实现了稳定脱贫。
(二)创新产业建设思路,让贫困群众产业增收富起来
一是配强班子优队伍,鼓足干群精气神。“一定要选个能带我们挣到钱的书记!”这是广大村民们一致的呼声。吉安县按照“脱贫致富带头人、服务群众贴心人”标准,优先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选拔出党性强、有能力、作风好、威信高的“花生书记”胡乾元。江南村“两委”干部共有6名成员,班子结构合理,梯队分明,书记、主任是60后,其他4名干部都是80后。同时,县、乡两级先后下派3位驻村第一书记,选派2名优秀大学生村官(选调生)到村工作,
二是因地制宜选产业,瞄准穷根施良策。“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形成稳固的产业链,不让一户贫困户掉队。”这是吉安县委、县政府的初心,也是江南村党支部脱贫攻坚的使命。通过逐步摸索实践,江南村组建了井冈蜜柚合作社及党支部,打响了脱贫致富“第一枪”,在全县探索出了统一流转、统一规划、统一种植、统一管理,按股分红,贫困户全覆盖的“四统一分全覆盖”的产业发展模式,并逐步总结形成村干部带头领办、党员主动参与、村民自愿参与、贫困户统筹参与的“一领办三参与”产业模式,得到群众一致认可。
三是扶贫扶志增动力,精神物质双丰收。“扶贫先扶志”“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要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是要激发村民们的内生动力。为此,江南村大力践行“志智双扶”帮扶行动,深入开展“三讲一评”颂党恩活动,注重用脱贫成效和脱贫典型教育贫困群众树立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思想,让更多的群众投身到产业发展中去,解决贫困群众“被动干”的问题,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听党话、知党恩、跟党走,党建引领深入人心。
(三)多方筹集帮扶资金,让合作社发展前景亮起来
一是干部群众自筹。江南村最开始运作合作社时,启动资金成为重要问题。党支部书记胡乾元发动村党员干部风险先扛,自投资金先行试种,带头入股产业合作社。在合作社172万元的启动资金中,有86.2万元来自党员村干部,占比达到了50.12%。正是有了村党员干部的带头,许多群众也逐渐加入进来,形成了广泛的群众参与基础。截止2021年7月,江南村井冈蜜柚专业合作社有村干部入股6名、86.2万元,党员入股10名、81.6万元,吸纳农户入股158户、132.8万元,贫困户统筹入股72户、36万元。
二是政策精准扶持。充分利用“四轮驱动”金融帮扶政策,为每户贫困户提供不超过10万元的贷款支持,予以全额贴息,实行产业免费参保,全村23户贫困户和农户贷款产业发展资金190万元;对贫困户所占股份按每亩400元标准,其他部分按每亩200元标准进行差异化奖补;对井冈蜜柚基地所有苗木购买产业保险,县财政按每株2元标准给予保费补贴。按照县级“一领办三参与”奖补政策,江南村井冈蜜柚产业基地可获得投资总额30%的产业资金奖励,其中奖励资金的70%计入村级集体经济股分,30%用于“一领办三参与”合作社产业发展。2019年合作社获得县级“一领办三参与”产业奖补资金49.4万元,其中村集体入股资金奖补34.6万元、合作社奖补14.8万元。
三是多方倾力扶持。为解决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薄弱、资金不足的问题,江南村充分利用市委办和江燕公司定点帮扶契机,积极争取井冈蜜柚产业项目资金和政策扶持,争取农业、水利、交通、扶贫等涉农项目资金近200万元,整合用于井冈蜜柚产业发展中的土地整治、水电路配套等。争取江西中烟公司扶持资金765万元,投入江南村美丽乡村建设和井冈蜜柚产业发展。争取中国人保集团帮扶资金30万元,建立江南蜜柚基地冷库。争取中国扶贫基金会帮扶资金130万元,建立江南村蜜柚分拣中心。目前,江南村井冈蜜柚种植已发展到1100多亩,建有6个蜜柚基地,建成了吉安县井冈蜜柚集散中心、分拣车间、冷库、水肥一体化等基础配套设施,实行产品采摘、分拣、保存、包装、运输、销售的一条龙服务,真正实现蜜柚产业可持续发展。
三、经验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江南村以“党建+”工作理念大力巩固脱贫成效,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发展井冈蜜柚“一领办三参与”产业,不仅仅是转变了产业扶贫和振兴方式,更是在贫困户/脱贫户、合作社、村集体之间建立了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农业的产业化发展、现代化管理、规模化经营。
(一)稳固利益联结是根本
针对贫困户/脱贫户想发展缺资金、想种植怕风险、有技术愁销路的问题,“一领办三参与”产业模式,通过干部示范领办,让农户、贫困户/脱贫户和合作社形成稳定的利益联结共同体,使农户成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主体,让农户有了自己的产业,激发了贫困户/脱贫户主人翁意识。
(二)选准领办人是前提
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合作社能不能发展起来,选人是第一位。“一领办三参与”产业模式,坚持以村党支部为引领,动员和引导村干部主动带头领办产业,真正发挥“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帮助群众富”的示范带动效应。
(三)发展主导产业是关键
井冈蜜柚是吉安县“四个一”产业扶贫品牌之一。江南村借助脱贫攻坚、井冈蜜柚千村万户老乡工程的政策东风,以“一村一品”产业发展为主线,立足资源禀赋优势,把蜜柚产业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优势主导产业来发展,不断推进蜜柚产业的特色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种植,打破了传统农业产业发展格局。
(四)政策精准扶持是保障
江南村统筹贫困户入股优质、可持续的产业,让贫困户有让贫困户有了可持续的稳定可观的产业收入。“一领办三参与”产业奖补政策,给予村集体70%奖补资金的股份,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的服务能力,实现了“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的转变,推动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思考题:结合村级党支部助推产业发展案例,谈谈如何实现农村基层村党组织同脱贫攻坚的有机结合,切实壮大村集体经济?
延伸阅读
1.《香甜“柚”给力 欢歌奔小康——吉安县江南村从贫困走向小康的背后》,澎湃新闻网,2020年7月3日。
2.《创新产业链接机制 做强集体带富农民》,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官网,2019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