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山东安丘市创新实施“党建统领、四社共建”工程,采取“农村社区+合作社+供销社+信用社”抱团发展模式。山东安丘市通过建强核心,以组织优势引领“四社共建”;搭建平台,以阵地建设推进“四社共建”;共谋创新,以典型模式提升“四社共建”;严抓保障,以要素集成做实“四社共建”不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在“党建统领、四社共建”的过程中,党建统领是前提,利益共联是关键,载体平台是支撑,形成了乡村振兴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党建统领;四社共建;利益共联
一、背景情况
安丘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市境总面积1712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44万亩,辖14个镇街区、866个行政村。作为典型的农业大市,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许多村庄出现“老龄化”“空心化”,特别是缺少二三产业发展条件的山区农村,仅靠传统农业无法推动农民发家致富。加之涉农部门协同机制不健全,致使涉农服务资源不能达到优化配置、高效利用,进而在乡村振兴推进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和瓶颈制约。为此,安丘市创新实施“党建统领、四社共建”工程,采取“农村社区+合作社+供销社+信用社”抱团发展模式,集聚服务、组织、经营、金融四个优势,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二、主要做法
(一)强核心,以组织优势引领“四社共建”
实现农村社区、合作社、供销社和信用社的有效联动对接,需要坚强的领导核心统筹协调。一是构建“纵向到底”的领导机制。成立市级四社共建综合服务中心,将四社共建纳入市、镇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作为市委书记抓基层党建突破项目,列入镇、社区、村三级书记抓基层党建责任清单,架构起“市—镇—社区—村”四级联动体系,实现资源统筹、要素集成。二是构建“横向到边”的落实机制。发挥镇街区党(工)委龙头作用,逐镇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四社共建方案,建立健全赋能运营、奖惩考核等硬核办法。班子成员带头包靠四社共建网点,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各类问题。突出村党组织主体作用,将四社共建列入村党组织“星级创评”内容,作为村党组织书记“头雁指数”重要评价指标,提高推进四社共建工程的积极性。三是构建“覆盖全域”的服务机制。发挥农村社区党委桥梁作用,加强供销社和农民合作社双向联系,推动农村信用社与农民合作社深度合作,提供农机、技术、金融等多维服务,汇聚为农服务合力。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结合开展党员“五事争先”行动,引导广大党员先学、先试、先干,带头参与四社共建工程。
(二)搭平台,以阵地建设推进“四社共建”
一是建强农村社区。按照“方便群众办事、服务群众生活”原则,投资2600余万元,实体化运行农村社区,使镇街区管理向社区为民服务大厅集中,将社区建成介于镇街区和村之间的“一级政府”。同步将105个农村社区党总支升格为党委,成立7—9人专门社区服务队伍,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社区服务。二是壮大供销服务力量。发挥供销社服务优势,积极争取各级扶持资金4993万元、政府债券300万元,土地指标523亩,依托农村社区,建成为农服务中心24处,开展农机作业、统防统治、粮食烘干、农产品加工、农技培训、合作金融、信贷支持等服务,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多个“三公里综合服务圈”。三是做强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围绕推动组织融合、村庄契合、资源整合、产业联合、人才聚合,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采取产权联结、项目扶持、服务带动等方式,做强专业合作社。推行质量标准、生产规程、投入供应、品牌包装、市场销售“五统一”标准化服务,高质量开展土地托管、电商云仓等服务。四是做大资金市场。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金融优势,在全市设立基层营业网点,社区金融服务站,为合作社提供信贷支持,提供收付、结算、采购、分销、库存管理、网络融资等一揽子服务,有效解决村民贷款难、贷款贵问题。
(三)谋创新,以典型模式提升“四社共建”
坚持典型引领、示范推动,积极探索“四社共建”新模式、新路径。一是创新“土地股份+全程托管”模式。“村民自己种地忙活一年挣不了几百块钱,种粮积极性受影响。”石家埠村党支部书记曹会滨说,村党支部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动群众将自有承包地的土地经营权作为股权入股合作社,合作社与山东鲁供潍农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签订“全托管”协议,由后者对土地实行耕、种、管、收、售“一条龙”服务。秉持“农民进城打工、供销社给农民打工”的服务理念,积极参与省供销社“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务”试点,促成省供销社与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把村党组织的组织动员优势和企业的经营技术优势结合起来,运用现代科技为农户提供种植、管理、加工、营销等全程托管服务,推行规模化农业生产。实行“保底收益+盈余分红”分配机制,群众在每亩地保底收入700元的基础上再参与盈利分红,公司、村集体、农户按4:4:2的比例分红,实现了土地“动起来”到村集体“富起来”的转变。二是创新“乡村赋能+云仓服务”模式。聚焦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流通链相通,与安丘乡村振兴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在金冢子镇建设集仓储、物流、包装、销售、配送等于一体的电商云仓,采用C2M(消费者直接对接制造商)拼多多拼团模式,由村集体入股,实现了村民和集体“双增收”。三是创新“电商合作+抖音小镇”模式。以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党建融合体为抓手,投资3000万元大力发展直播产业带,通过优质短视频内容聚集在线人群,形成强大直播购买力。与此同时,合作社提供优质农产品,开展线上销售,实现村民致富、集体增收、产业增强的多元共赢。
(四)抓保障,以要素集成做实“四社共建”
一是抓服务。通过加强与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联合合作,探索搭建土壤修复服务平台,构建服务网络,开展土壤熏蒸一条龙服务,年土壤修复服务面积10万亩以上,大姜等高效经济作物亩均农药减少50%、化肥减少15%、产量增加30%左右。该项技术得到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专家评估小组的充分肯定。二是抓培训。大力推进新型农民社员素质提升工程,实施开放办社,吸纳系统外涉农企业加入,积极培养善经营、懂管理的人才,农业生产经营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三是育品牌。依托龙头企业和系统内农民合作社及联合社,大力发展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和示范园区,培育核心竞争力。先后注册“城顶山”“田旋花”“沂雪香”“桑海”“丽蕾”等农产品商标,全部纳入“安品味来”区域公用品牌,建立“通用标识+合作社商标”的母子品牌发展模式,推动我市由农业大市向品牌大市转变。
四、经验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的传统。这个传统不能丢。”山东省安丘市坚持党管农村的优良传统,通过党建统领实现利益共联,搭建载体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助力乡村振兴。
(一)党建统领是前提
合作社、供销社及信用社(金融机构),分别掌握生产、供销、资金等方面的资源,但从农村的实际情况说,单凭一方力量,推动农村和自身共赢发展的难度较大,尤其是在市场供产销大链条上势单力薄,必须靠党组织牵线搭桥、协调各方,攥成拳头,抱团发展。安丘市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组织领导、资源集聚和凝聚人心作用,创新支部领办、组织融合、村庄契合、资源整合、产业联合、人才聚合“一领五合”模式,提供一揽子服务,推进产销一体化,有效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和农业发展活力。
(二)利益共联是关键
利益共享、多方共赢,合作共建关系才能长久维持。安丘市把保障各方利益作为工作出发点和着力点,精细划分做大后的“蛋糕”。像在保障村民和村党组织领办的合作社利益方面,引导基层合作经济组织健全制度、规范运作、健康发展,建立健全按交易额返利、按股分红等分配制度,不断强化基层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民在组织上和利益上的联结,真正发挥合作社在引领小农生产进入现代农业发展方面的独特作用。
(三)载体平台是支撑
没有载体平台,就没有“粘合剂”,资源再多、路子再广、产能再大也形不成聚合效应。安丘市充分认识供销合作社在实施“四社共建、四务融合”,助推产业振兴中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支持供销合作社高质量建设为农服务中心。依托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中心,联合农村社区、农民合作社、信用社等主体,为广大农民提供集政务、生产、生活于一体的综合性、一站式服务,实现了富了乡亲、强了支部、多方共赢的目标。
思考题:“四社共建”为什么能在安丘市发挥巨大作用?
延伸阅读:
1.《山东安丘市:“党建统领、四社共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人民网
2.《乡村振兴 | 山东安丘:“四社”齐耕致富田》新华网山东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