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龙村瑶族村依托湖南省妇联实施的“湘妹子能量家园”工程,制定了由“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的发展思路,摆脱了煤炭资源依赖,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在此基础上,村“两委”聚焦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培育、互助帮扶、创新创业、乡村治理五方面内容,广泛动员妇女群众参与“网格化+户积分”活动,发挥巾帼力量,引领产业转型,畅通参与机制,共建能量家园,有效推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提升了乡村治理效能。
关键词:增强内生发展动力;龙村蝶变的巾帼力量;产业转型
一、背景情况
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梅田镇龙村瑶族村是3个村(水楼下村、原龙村瑶族村、荷叶塘村)的合并村,也是瑶汉混居村、革命老区村、省级脱贫村,共有63个自然村和36个村民小组,有1779户6083人,其中瑶族村民182户886人。合并前的水楼下村和荷叶塘村曾是梅田镇有名的软弱涣散村,时常因争煤、争田、争土等发生口角甚至大打出手,治安较为混乱。为破解这一难题,3个村合并后的龙村瑶族村发挥基层女性的力量,实施“妹子+基层治理”模式,划分8大片区、成立3支队伍、打造5大主题、制定4张清单,有效推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二、主要做法
(一)8大片区一张网,制定积分办法和管理制度
一是划片区。按照分布特点、人口数量、群众生产生活习惯等实际情况,将全村划分为8大片区,将妇联执委落实到网格内,负责联系管理网格内村民,积极引导村民参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等方面的村级事务。
二是定规则。制定村级“湘妹子能量家园”积分办法和管理制度,以户为单位,将所有村民纳入“湘妹子能量家园”积分制管理范畴。积分由基础分、奖励分和处罚分等部分组成,做到简单化、易操作。将获得的乡级以上荣誉表彰及在维护村级稳定、促进乡村振兴、壮大集体经济等方面的突出贡献作为奖励分事项,将在村级事务中不支持、不配合的行为作为扣分事项根据实际情况给予5~50分不等的加(扣)分。
三是强管理。8大片区网格员采取“一事一记录”“一季度一兑换”“一年一评优”户积分管理流程进行积分管理,村民可在“湘妹子能量家园”积分兑换小店或集中组织的兑换活动上凭积分券兑换纸巾、洗衣粉、大米等生活物资。全村有1670户已在“湘妹子能量家园”注册,占比94%。2021年以来,共发布线上活动90个,线上与线下5000余人参与,兑换积分36万分,兑现物资金额18万元。
(二)3支队伍齐发力,为建设能量家园贡献力量
一是成立“湘妹子能量家园”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由党总支部书记任顾问,村妇联主席任组长,妇联其他执委为成员的“湘妹子能量家园”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解决“湘妹子能量家园”推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二是选聘优秀网格员队伍。每个网格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群众自荐、村民推荐、基层党组织把关的方式,从村“两委”干部、小组长、党员、后备力量和村好人协会成员中选聘网格员,全村共推选网格员113名,每个网格员联系5—20户,网格员中有妇女68名,占比约为60%,有15名是妇联执委。
三是培养妇联执委致富带头人。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吸纳“有文化、能干事、干成事”的妇女同志作为妇联执委致富带头人,带动村民参与产业发展,龙村瑶族村已有妇联执委致富带头人5名,利用大户助小户、强户带弱户、富户帮穷户等帮带方式,实现了村民共同发展、增收致富。
(三)5大主题齐添彩,村级工作上台阶
一是互助帮扶,人心更齐了。“有行动就有积分、有积分就有奖励”是“湘妹子能量家园”的口号。在发展路上,龙村瑶族村注重互助帮扶,坚持“风吹草动有人知、家里长短有人间”,不让一户掉队、不让一人受苦。在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下,全村爱心捐款、捐物,已帮助困难党员、“两癌”妇女、困难学生、留守儿童、重病重残户、独居老人等400余人次,发放物资现金合计60多万元。
二是环境整治,家园更美了。组织村内妇女广泛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积极引导村民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乡村绿化行动和厕所革命、基础设施管护等活动,建立门前“三包”卫生费收取、保洁员评比等长效管理机制,通过户积分等激励措施,增强了村民的卫生环境意识,使农村垃圾不再乱丢、污水不再乱排、畜禽不再乱跑,村子从昔日“脏乱差”变成如今“小清新”。
三是乡风文明,民风更淳了。通过全面把控全村的红白喜事操办情况,积极探索高效率、接地气的移风易俗好方法,让村民逐渐形成移风易俗意识。2022年村级评选“最美家庭”27户,“最美庭院”16户,“好婆婆”“好媳妇”13人,“最美新时代好少年”4人。现在村里互帮互助、互爱互敬的现象多了,无理取闹、打架斗殴的现象基本消失;向善向上、向美向好的现象多了,无事生非、打牌赌博的现象已经没有了。
四是创新创业,村民更富了。实施“湘妹子能量家园”工程以来,龙村瑶族村以网格为单元,引导和鼓励农户按照发展意愿相同的原则进行组合,利用大户助小户、强户带弱户、富户帮穷户等帮带方式,实现共同发展、增收致富。村里形成5户种养大户,共发展成立2家农业公司、16家专业合作社。在创新产业发展中村妇联执委吴章喜种植脐橙300亩,带动15名妇女务工,让她们每人每年增加收入2万余元。
五是乡村治理,治安更好了。“湘妹子能量家园”平台让党的政策第一时间传递到了田间地头、每家每户,也让村情民意迅速被反馈到党委、政府,让老百姓的所急、所需、所盼得到及时有效解决。社会不稳定因素减少了,和谐因素增多了,近年来全村无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发生,实现了零上访和零事故。
(四)4张清单齐增效,议事、管事、理事、办事照单操作
一是以场地建设清单议事。坚持把完善“湘妹子能量家园”阵地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不断改善和提升服务水平,通过“网格化十户积分”管理平台与“湘妹子能量家园”有效衔接,整合和利用资源,打造出功能完善的“湘妹子能量家园”阵地,目前“湘妹子能量家园”积分兑换平台占地200平方米。
二是以职责任务清单管事。明确网格员在“湘妹子能量家园”工作中的职能职责,通过“线上不定时宣传交流、线下定期走访”,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并收集意见建议,及时解决“湘妹子能量家园”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是以制度机制清单理事。由村建立民情走访记录、问题分析研判、民情信息反馈等管理机制,制定“湘妹子能量家园”户积分申报公示、动态管理、考评奖惩等制度,完善积分兑换流程,确保积分公开公正。
四是以资金筹集清单办事。采取“四个一”的形式(上级补一点、帮扶单位支持一点、村集体给一点、社会力量捐助一点)多渠道筹集“湘妹子能量家园”资金,为“湘妹子能量家园”正常运行、户积分奖励兑现提供保障。
三、经验启示
(一)发挥妇女作用,促进乡村和谐发展
妇女是推动乡村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龙村瑶族村通过实施“湘妹子能量家园”工程,动员妇女群众参与到乡村治理的各个方面,有效地提升了乡村治理的效能。这表明,通过充分发挥妇女的“半边天”作用,可以极大地促进乡村的和谐与稳定,推动乡村社会的进步。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应更加重视妇女的参与和贡献,通过提供平台和机会,让她们在乡村治理、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创新治理模式,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创新治理模式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有效途径。龙村瑶族村通过“网格化+户积分”管理模式,将乡村治理的具体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家庭,每一名妇女,实现了治理模式的创新。这种做法不仅提高了治理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还增强了村民的参与感和获得感。为了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应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治理模式,如数字化管理、智慧乡村建设等,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三)强化激励机制,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强化激励机制是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的重要手段。龙村瑶族村通过建立积分奖励制度,将村民的日常行为与积分挂钩,通过积分兑换实物的方式,激励村民积极参与到乡村治理和振兴中来。这种激励机制的建立,有效地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促进了乡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未来,应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激励机制,确保其公平性、透明性和可持续性,让更多村民受益,从而形成良好的乡村治理生态。